3D电影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,是从2008年的《地心历险记》开始的,距今不过6年有余的时间,却已然成为了常态观影模式的一种,爱看的电影童鞋翻翻自己的钱包大概就能明白——这是种多么痛的领悟!
那么,3D究竟是什么呢?3D电影又叫立体电影,在拍摄时会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摄影机,模拟人的左、右眼同步拍摄两条水平视差不同的电影画面;当电影放映 时,将影片分别装入左、右放映机中播放,就会呈现出“双影”的影像;而当我们戴上3D眼镜,眼镜特定的偏光片与放映镜头轴向一致,观众的左眼就会看到左 像,右眼看到右像,再利用肉眼的汇聚功能直接将影像投射在视网膜上,就会产生立体效果。
而看多了电影的懂小姐也发现,目前市面上主流3D影片制作模式有两种:一是实机拍摄,使用两台3D摄影机分别拍摄出双眼影像,这种方式被称为“真 3D”;另一种则是通过数字技术对2D影像进行后期处理,制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,这种就被称为2D转3D,也就是不少人所说的“伪3D”。
这一真一伪差别颇大,就像整容的美女只是“看上去很美”。刚上映的《太平轮(上)》就是3D后期转制的,而从效果来看也只有字幕才是3D效果的。其实2D转 3D对于电影公司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买卖,要知道《阿凡达》一部电影耗资8亿,《泰坦尼克号》转3D却只要1800万!而如《诸神之战》、《爱丽丝梦游仙 境》等也都曾被转制3D,结果在观众惊觉被忽悠之前,它们已经从电影市场捞金无数……不过近两年随着观众的幡然醒悟,这种伪3D电影的也越来越少,可见 “傻子太多大忽悠不够用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懂小姐也发现,除了3D电影,IMAX3D和中国巨幕3D也好像“海尔兄弟”一样让人傻傻分不清楚。其实两者就是3D界的“肯德基”和“沙县”—— IMAX3D虽然屏幕更大,却只能采用70mm底片;而中国巨幕即DMAX的基础设备来自国外,技术却是我国自行研发的——对银幕的要求相对较小,还不挑 片源……鉴于每年能进入国内电影市场的IMAX电影并不多,DMAX的“不挑食”也在一定程度上就填补了3D潮流的空缺,换言之,无论哪款3D,都能赚到 你的钱!
说完了3D,懂小姐想来和各位童鞋聊聊4D电影。其实4D电影是3D跟周围环境模拟组成的四维电影。不过对于4D电影的效果,大家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。比 如有人认为4D就是“冷冷的脏水在脸上胡乱的拍”,这类观众大概是误闯了由旧影厅翻新改造的4D厅。据懂小姐调查,一个4D影厅的造价,大概在千万人民币 上下,有的电影院为了赶上4D的时髦,又苦于囊中羞涩,便只好把旧厅加上些鼓风机、洒水口、投射灯等设备,让观众在观看4D的电影的时候,不时地体验下狂 风呼啸、暴雨降临、电闪雷鸣的效果。
而另一种4D影院就是上世纪90年代就存在的“动感影院”。这些电影院都有特制的动感座椅,屏幕里放的都是鬼屋、过山车、滑雪等画面,配合着座椅的前后晃 动,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。不过这种影院除了座椅的晃动能有效地“治疗”晕车外,观众并不能感受到电影的真实。
其实,真正的4D电影可以根据影片的情节精心设计出烟雾、雨、光电、气泡、气味、布景、人物表演等效果。比如之前懂小姐看《银河护卫队》的时候,根据飞船 遭 遇撞击的程度不同,会有微震、小震、大震、把懂小姐甩出去等传奇效果,还会有暗处呼啸而来的风声、干冰机制造的烟雾、座椅下的配件时不时扫荡下观众的小腿 等等感受。4D就是在人的感官体验上下功夫,而像《冰雪奇缘》、《变形金刚4》等都有4D版在上映。
当然各位都知道,电影产业是不断发展的,5D、7D电影未来也会出现。据说,5D电影不再是对着平面的银幕,而是被球幕包围,它有专用的动感座椅。例如卓 影 时代独家的电磁悬浮座椅,6种自由度控制、12个方位、36个组合、72个动作,也就是打破了观众“一直向前看”的观影习惯,追求360°无死角的视觉体 验,比如如果用4D看 《2012》中的洪水是扑面而来的,那么在用5D看时则会感受到洪水全面包围的紧张。